-
九天采访使纪善功消恶籍巡察三界标禄字上生名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九天采访使,禀自然之气,监御万灵,巡察三界,赏善罚恶,是道教所信奉的巡察人间的神仙,尊为“高上景霄九天采访使者”、“应元保运妙化天尊”、“庐山九天采访使应元保运真君”,居九天保运宫。九天在三十二天之上,统九亿万诸天地人物,应中国九宫、九州、九星分野太一之数,以定灾福。大小运黑、阳九百六之灾,临诸分野,各有天帝灵官主司也。生化人物,大数甚多。以九天配日月星宿,昭一临天下万国、九州八极、十方世界...
-
乙未太岁杨贤大将军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乙未太岁,宋代时降生于淄齐(今山东省中部),名杨仙(杨贤)。年幼时喜好成仙方术,对于世俗的地位和利益都看得很单薄,还常常隐居和游历在各大名山间。杨贤在山里,能同虎、豹等猛兽戏耍。郢州(今湖北省汉江流域),有朱司户仰慕杨贤,就请杨贤到自己家里居住,达数年之久。杨贤说话简短,意义精炼,预测事物准确如神。有一天,杨贤喝酒以后,说:“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于是,毫无病痛而仙逝...
-
丹凤眼与美须髯大足道教石刻艺术札记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图/杨光宇 道教艺术在经历漫长发展之后,至两宋时期逐渐臻于成熟,以宋代造像为主的大足道教石刻,可谓宋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涌现出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石篆山等代表性石窟点。在大足道教石刻中,可以领略到道教艺术自身创新的独特魅力,丹凤眼与美须髯这些人物面部局部特点,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 大足道教造像 大足宋代道教造像中,颇多丹凤眼与美须髯的造像,更有二者结合的面部造像。 ...
-
中秋节与道教的关系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中秋节。根据目前所掌文献来看,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节日,应在隋唐之时。中秋节,又名月夕、月节、端正节、八月十五、八月半、仲秋节、中秋节、团圆节。而此节日与道教信仰有关的信俗活动主要有拜月和祭土地神。 拜月,也称祭月、礼月和供月,是一种礼拜月亮的信仰风俗。作为中秋节俗的拜月活动大体形成于唐代,但秋夕礼月则是古之有之。秋夕礼月即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民间信仰以月为月神,称月神、月姑、月亮姑娘...
-
中国道教与传统茶文化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茶,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饮料,由于茶叶具有最温和、最经济、最方便的特点,男女老少皆宜,百饮不厌的特点,因此不论东西南北,不分山区平原,不论春夏秋冬,不分朝午夕夜,不论迎宾送客,不分办公集会、劳动休闲、娱乐消遣、中国人无不以茶为饮。从老百姓在日常闲聊中喝茶发展到商议国家大事的茶话人,都充分显示了茶的魅力。茶话会已成为世界性的饮茶习俗。宋徽宗赵佶对茶艺颇为精通,以皇帝之尊,写了《茶论》二十篇...
-
三月廿八制字先师圣诞龙颜四目生有睿德史皇上帝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仓颉先师,讳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中国古代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龙颜四目,生有睿德”,道教尊为“至圣先师史皇上帝”,“敷文启教天尊”等。《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称,“仓帝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
-
三月初一长真真人圣诞得四言而契道坐十载以成真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长真真人,姓谭,字伯玉,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金大定年间师事重阳祖师,开派全真道南无派。道教尊为“全真嗣教”、“长真凝神上仙”、“玄德崇教天尊”等,著《云水集》。 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巳已正月褒赠长真云水蕴德真人。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初一出生于宁海,生而骨相不凡,六岁偶堕井,其家人急救之,则安坐乃上出之...
-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来历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 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