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神仙品级--仙有五品
道教认为修道有先后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层次之分。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之不足也。”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一
軒轅黃帝 軒轅黃帝姓公孫自周制五等諸侯,後乃有公孫姓;軒轅為黃帝,長於姬水,合以姬為姓,不知古史何據也,有熊國君少典之次子也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神農,及黃帝襲帝位,居有熊之封焉,其母西喬氏女,名附寶,瞑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于郊野,附寶感之而有娠,以樞星降,又名天樞,懷之二十四月生軒轅於壽丘地名,在魯東門之外。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疾而速也,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龍顏日角,河目隆顙,蒼色大肩...
-
弘道兴唐王法主
弘道兴唐王法主 高明见 王远知(公元509年—635年),又名远智,字广德,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师从陶弘景祖师,上清茅山宗第十代宗师,谥曰升真先生,后改升玄先生,时人尊称其为“王法主”。王远知作为早期上清茅山宗的宗师在道教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其生平历经梁、陈、隋、唐四朝,而始终游离于出世入世之间,与四朝朝廷均保持着非常好的互动关系,为上清宗在唐宋数百年的鼎盛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