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四
鄭思遠 鄭思遠,少為書生,善律曆候緯,晚師葛孝先,受正一法文、三皇內文、五嶽真形圖、太清金液經、洞玄五符,入廬江馬迹山居,仁及鳥獸。所住山,虎生二子,山下人格得虎母,虎父驚逸,虎子未能得食,思遠見之,將還山舍養飼,虎父尋還依思遠,後思遠每出行,乘騎虎父,二虎子負經書衣藥以從。時於永康橫江橋逢相識許隱,具煖藥酒,虎即拾柴然火,隱患齒痛,從思遠求虎鬚,欲求熱插齒間得愈,思遠為之拔之,虎伏不動。...
-
博大真人关尹子
文 高明见 历史上,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出于种种原因被有意或无意的低估了。道教的河上公就是一个被低估的人物,关尹子亦然。而如果排列被低估指数的话,关尹子大约为第一。 《庄子·天下篇》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在《庄子》里,称之为&ldquo...
-
三洞陆修静
三洞陆修静 高明见 南北朝时代,继北魏寇谦之改革道教之后,南朝刘宋庐山高道陆修静也对南朝道教进行了彻底地改革,史称南天师道。 陆修静(406一一477),字元德,号简寂,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县东)人,士族出身,三国吴丞相陆凯之后裔,南朝刘宋时天师道宗师,著名道教学者。其人一生博学多才,少时习儒业,笃好文籍,旁及象纬、河洛图谶之学。及长好方外之游,乃弃家学道。先入云梦山修持,继而“南诣衡湘、九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