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上丈人阐道德
文 高明见 黄老道起自两汉,是黄老道家思想与方仙道结合而成的新道派,是道家走向宗教化的重要一步,而河上公在这个进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河上公创作的《河上公老子章句》,为最古的《道德经》注本,是以帝王术为主的黄老道家向以养生术为主的黄老道教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历来为道教所尊崇。尤其是把治身与治国紧密的联系起来,认为“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常道...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二十二
杜昺 杜昺,字叔恭,吳國錢塘人也。年十八歲,與時輩戲北郭,有父老召昺曰:此童子有不凡之相,惜吾已老,不及見之。昺早孤,事後母至孝,名聞鄉郡。三辟命仕,不就,歎曰:方當人鬼淆亂,非正一之氣无以鎮之。於是師餘杭陳文子,受治為正一,救治有效,百姓咸附焉從。夜中有神人降云:我張鎮南也,汝應傳吾道法,故來相授諸祕要,方典陽平治。昺每入靜燒香,能見百姓三五世禍福,說之了然,章書符水,應手即驗...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九
葉法善 葉法善字道元,處州括蒼人,世為道士。母留氏晝寢,夢流星入口,吞之有娠,十五月而生。七歲溺大江,三年而還,父母詢其故,曰:青童引我,飲以雲漿,復朝太上,故少留爾。及冠,長九尺,性淳厚天然,不茹葷。遇青城趙元陽授遁甲,嵩陽韋善俊授八史,由是自能厭劾鬼佐。因卜居卯酉山,有巨石當路,行者迂徑避之,遂投符,石自起。甞遊白馬山,石室中遇三神人,皆錦衣寶冠,謂法善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